健脾祛濕湯
材料: 茯苓5錢、扁豆1両、赤小豆5錢,生薏米1両、陳皮1片、乾薑2錢、蜜棗2粒、豬骨10両
製法: 所有材料洗淨,加10碗水,煲2小時。
功效: 健脾祛濕,適合一般脾虛濕盛人士使用。
祛濕解肌除痛湯
材料: 葛根2両(或新鮮粉葛1斤)、生薏米1両、排骨6両、蜜棗2個、陳皮1角
製法: 所有材料洗淨,加水8至10碗,煲2小時。
功效: 祛濕清熱、解肌除痛,適用於全身疲倦困重,肌肉疼痛者。
材料:
材料:
做法:
材料:
材料:
做法:
材料:
ref1
ref2
ref3
ref4
茯苓 5錢、
扁豆 1両、
赤小豆 5錢、
生薏米 1両、
陳皮 1片、
乾薑 2錢、
蜜棗 2粒
祛濕湯水你要飲!7款解濕重湯水推介
土茯苓粉葛赤小豆扁豆湯
功效: 去濕,清熱毒材料:
- 半斤 土茯苓
- 半斤 粉葛
- 2両 赤小豆
- 2両 扁豆
- 1片 陳皮
- 2粒 蜜棗
- 半斤 西施骨
- 土茯苓去皮切段,粉葛去皮切件,其他材料洗淨,西施骨拖水。
-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,加適量清水,水沸騰後轉小火煲2小時,調味即成。
佛手瓜淮山薏仁湯
紅棗可補氣血,去核可減少燥熱。薏仁則有助健脾去濕。材料:
- 3個 佛手瓜
- 1両 淮山
- 1両 薏仁
- 10粒 紅棗
- 1片 陳皮
- 半斤 豬瘦肉
做法:
- 豬瘦肉拖水,紅棗去核,切開。佛手瓜去皮切件。
- 將全部材料放煲內,加入凊水,煲1-1/2小時調味即成。
四君子湯
天氣開始回暖,春天潮濕的季節又到了,是時候煲些健脾化濕湯水。這款四君子湯很簡單,煲多些可留待第二天喝。除了那四款材料,還可加入薏米,功效都是有助健脾,增強免疫力。材料:
- 黨參 三錢
- 雲苓 三錢
- 白朮 三錢
- 灸甘草 二錢
- 生熟薏米 四錢
- 將以上材料放煲內加入適量水煮1小時即成。
蘋果百合栗子湯
清熱滋潤湯水材料:
- 蘋果 4個
- 淮山 5錢
- 蓮子 1両
- 鮮百合 3個
- 栗子 半斤
- 南北杏 3錢
- 無花果 4粒
- 瘦肉 半斤
做法:
- 栗子放滾水片刻,過冷河,去衣。
- 蘋果洗淨外皮,切塊;鮮百合洗淨撕開;瘦肉氽水;其他材料洗淨備用。
- 把所有材料放煲內,加水煮滾後轉慢火煲1-1/2小時即成。
合掌瓜紅蘿蔔湯
這款湯水很滋潤,能增強抵抗力,適合全年飲用。材料:
- 合掌瓜 2 個
- 紅蘿蔔 1 個
- 粟米 1條
- 百合 20 克
- 蜜棗 2 粒
- 瘦肉 半斤
- 合掌瓜及紅蘿蔔去皮切塊,百合洗淨撕開,粟米洗淨切塊,瘦肉氽水。
- 將材料放入煲,加約 3 升水,滾後轉慢火煲 2小時,落鹽調味即成。
陳皮節瓜湯
用料:黨參3錢、陳皮2錢、枳實3錢、節瓜1斤、瘦肉半斤、鹹蛋2隻
做法:鹹蛋搗爛拌勻,節瓜與藥材先煮熟,放瘦肉,最後放入鹹蛋稍滾即可。
功效:消食健脾下氣
谷麥芽藕節豬(月展)湯
用料:炒谷芽5錢、炒麥芽5錢、白茅根5錢、蜜棗3顆、藕節1両、豬(月展)半斤
做法:將材料洗淨,加入10碗水,煲一個半小時。
功效:清熱健胃、消滯除脹
健脾祛濕湯 - 黨參、淮山、雲苓
(四人份量) | |
材料 | 黨參五錢 淮山、雲苓、炒扁豆各一兩 陳皮一至兩片 瘦肉適量 |
製法 | 先將各材料洗淨,加入適量清水於瓦煲中,用文火煮三小時,放鹽調味即可飲用。 |
功效 | 健運脾胃,益氣祛濕。 其中黨參性甘溫,能益氣生津; 淮山、雲苓皆性質平和,均能健脾胃; 淮山尤善益氣養陰: 雲苓尤善利水滲濕; 白扁豆微溫,能健脾養胃,消暑除濕,炒後其健脾胃功能更佳; 陳皮則可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 注意:如患感冒,則暫不宜飲用此湯水。 |
ref1
ref2
ref3
ref4
- 黨參 4錢
- 雲苓 3錢
- 白朮 3錢
- 灸甘草 2錢
- 生熟薏米 4錢
- 陳皮 1片
- 蜜棗 2粒
茯苓 5錢、
扁豆 1両、
赤小豆 5錢、
生薏米 1両、
陳皮 1片、
乾薑 2錢、
蜜棗 2粒
祛濕湯水你要飲!7款解濕重湯水推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