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November 30, 2011

類固醇




類固醇為什麼有效?

它的作用機轉如下:類固醇
穿透細胞膜後會和細胞質上的受器結合,此結合體會和去氧核糖核酸
(DNA) 相互作用,而製造出某些種類的蛋白質,這些蛋白質具有下列的
作用:

(一)消炎效果 (anti-inflammatory) :無論是細菌性、化學性、
    物理性、免疫性或紫化性照射所引起的發炎都有效。
(二)抑制免疫 (immunosuppression) :它可抑制淋巴球的活性而
    阻斷淋巴激素 (lymphokinee) 對標靶細胞的作用,因此可
    用來治療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及扁平苔癬等皮膚疾病。相對
    地,此種免疫抑制的效果也會造成感染的擴散。
(三)抗抑細胞分裂 (antimitotic) :外用的類固醇能暫時干擾表
    皮細胞內去氧核糖核酸的合成,因此可用來治療乾癬。相對
    地,它也會造成皮膚的萎縮。
(四)血管收縮 (vasoconstriction) :通常各種類固醇的強度即
    是根據此一作用之強弱來設定。
(五)礦物皮質酮作用 (mineralocorticoid activity):它具有留
    鈉排鉀的作用而會引起水腫,但目前已可藉著改變部份結構
    式使這個作用的影響減低。
(六)糖皮質酮作用 (glucocorticosteroid activity) 此即為引
    起庫辛氏症候群 (Cushing愀 syrdrome)的原因。
(七)抗代謝作用 (antimetabolic effect) :過量可能造成肌肉
    或皮膚之萎縮、紫斑及擴張紋。


類固醇的副作用

類固醇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在此作一個整理:

(一)局部的副作用:在臉部容易產生微血管擴張,在胯下或腋下
    容易產生皮膚萎縮或擴張痕,在手背或前臂背部容易產生紫
    斑或皮膚萎縮。
(二)痤瘡、毛囊炎
(三)感染:類固醇會抑制人體的免疫能力而使患者易受細菌、病
    毒或黴菌之感染,也會使原本已存在的感染更為惡化。
(四)腎上腺素的抑制:一般而言需要長期使用第三級或第四級的
    外用類固醇,或長期服用或注射類固醇才會引起,但嬰兒由
    於體表面積對體積的比例較高,遠較其他人更容易產生這種
    副作用。
(五)青光眼:長期在眼睛周圍使用類固醇藥膏會引發青光眼。
(六)過敏反應:對單純的類固醇成分過敏的機會較小,但若藥膏
    內加入抗生素、防腐劑、香料等,則可能引起過敏反應。



Reference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